2025-01-19 21:42:28

公海条约取得进展,但改变仍遥遥无期

一项保护公海的历史性条约开放签署一年后,目前已有13个国家批准该条约——距离生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该条约经过了15年的艰苦谈判才获得批准,旨在保护受到污染威胁的重要海洋生态系统。它需要60个国家批准才能生效。

联合国成员国于2023年3月最终确定了该公约,然后正式通过。在去年的联合国旗舰周,该条约获得了70个签名——不是批准,而是最终愿意批准的迹象。

这个数字现在已经达到了104。

在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周期间,东帝汶、新加坡、马尔代夫、孟加拉国和巴巴多斯这五个新国家批准了该条约,使批准该条约的国家总数达到13个。

活动组织仍然希望该条约能在2025年生效,但表示批准进度严重滞后。

环保人士绿色和平组织(Greenpeace)表示:“虽然本周的进展是受欢迎的,但一些国家有一种自满情绪,我们本希望更多的国家能抓住本周批准该协议的机会。”

“重要的是保持**势头,各国尽快完成批准程序。”

“对于海洋来说,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周,”具有保护意识的公海联盟在X上的一篇文章中说。

但非**组织联盟主任丽贝卡·哈伯德(Rebecca Hubbard)本周表示,现在是“加快步伐冲向终点的时候了”。

公海始于各国专属经济区的尽头——距离海岸最多200海里(370公里)——因此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管辖范围。

尽管公海几乎占地球表面积的一半,占海洋面积的60%以上,但长期以来,它们一直被环境保护工作所忽视。

新条约的主要手段是建立海洋保护区。

目前的保护措施只覆盖了1%的公海。

但在2022年12月于蒙特利尔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缔约方会议(COP15)上,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承诺在2030年举行的峰会上保护地球30%的陆地和海洋。

活动人士表示,新条约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,这增加了尽快批准该条约的紧迫性。